4月2日,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走进中小企业)系列首场活动在深圳成功举办。本次活动是在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司的支持和指导下,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联合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深圳证券交易所、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中小企业服务局以及福田区政府共同主办。来自主办单位的负责同志以及科研院所、金融机构、人工智能等领域企业的代表、专家约300人现场参加了活动。
活动以“智汇湾区,模创未来”为主题,设置了启动仪式、现场参观、产业对接等环节,聚焦人工智能企业与制造业中小企业的深度合作,以大模型技术为牵引,立足深圳市产业优势和特点,统筹技术、资本、场景、政策等关键要素,加速人工智能技术赋能千行百业,推动当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
启动仪式上,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司副司长姚佳、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局长黄强、福田区区长周江涛,深圳证券交易所科技成果与知识产权交易中心执行董事谢文海先后致辞。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主任翁啟文对活动进行详细解读。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院长、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理事长戴琼海作了主题演讲。
姚佳表示,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广大中小企业对于大模型等前沿技术的应用需求日益强烈,迫切希望使用人工智能技术促进业态创新和提质增效。工业和信息化部将继续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和撮合作用,突出场景牵引、强化供需协同,协同地方、企业、联盟等各方力量,做强技术根基、做大产品供给、做好企业服务、做优环境生态,加快推动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翁啟文表示,去年以来,在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司的支持和指导下,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会同工信系统兄弟单位共同开展了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深度行活动,取得良好成效。今年,中心继续联合相关单位,聚焦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中对人工智能技术的实际需求,从类型、质量、服务三个维度开展迭代升级,打造系列活动。活动按照“全要素整合、全链条服务、全生态培育”的原则,通过构建“诊断—赋能—跟进”完整服务链条,推动人工智能技术成为中小企业转型发展的“超级发动机”。
近年来,深圳市在创新资本的助力下,加快建设人工智能先锋城市,形成了覆盖芯片、模型、硬件的完整产业链条。作为中心城区,福田区勇当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探路者”,相关工作走在全市前列。本次活动有助于汇聚各方资源和力量,推动人工智能技术深度服务垂直领域产业高质量发展,共同打造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的“湾区样板”。
戴琼海院士作了题为“人工智能发展与应用”的主题演讲。他表示,人工智能概念自20世纪50年代提出以来,经历了“符号逻辑与专家系统”“深度学习与大模型”“人工智能+”3个发展阶段。当前,以Deepseek为代表的国产人工智能技术取得突破进展,通过成本量变引发模式质变,推动我国站在世界人工智能发展的前沿。应加速构建 “AI+垂直行业”创新生态,推动技术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赋能传统产业智能化升级。
启动仪式期间,还举行了中国中小企业服务网“找模型”板块、深圳市人工智能政策、福田区人工智能应用场景清单的发布仪式以及浦发银行、微众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交通银行等金融机构金融产品发布活动。清华大学、鲲云信息、铨兴科技、中国移动、加推科技、北科瑞声、大象机器人等单位在活动上发布了大模型产品、人工智能一体机和人形机器人等创新成果。其中,此次发布的中国中小企业服务网“找模型”板块为中小企业提供智能匹配、免费试用、案例解析等服务,助力中小企业了解大模型在各类场景中的实际应用效果,借助大模型实现技术创新研发和业务流程优化,确保中小企业触达到最新、最优的大模型资源,推动人工智能赋能产业焕新发展。
启动仪式前,与会嘉宾前往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参观,全面了解深港“一区两园”协同创新机制及产业规划,感受 “研发在香港、转化在深圳”的协同创新生态。启动仪式后,活动现场举办了“智能终端”“医药医疗”两个专题对接会,北京火山引擎、深圳晶泰科技等20家企业围绕大模型技术应用进行路演,覆盖智能机器人、药物研发、工业质检等多个领域。现场还设置了深交所上市培育专区,为企业提供一对一辅导,助力科技型中小企业登陆资本市场。
与会嘉宾纷纷表示,本次活动对于推动人工智能技术走进产业深处、赋能各领域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活动通过构建“技术研发—场景落地—产业升级”的完整生态闭环,能够推动优质人工智能企业深度助力深圳市优质中小企业培育,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全球人工智能创新高地注入强劲动能,为新质生产力发展、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创新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