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网专栏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支持大模型广泛应用。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大模型正逐步成为推动产业智能化的重要引擎。为进一步降低中小企业应用大模型的门槛,助力企业精准对接适用的大模型资源,加快数字化、智能化升级,中国中小企业服务网(下称服务网)近期新上线“找模型”功能板块。该板块旨在通过智能匹配、免费试用、案例展示等多项服务,帮助中小企业更便捷地获取大模型资源,提升核心竞争力。
本期“服务网”专栏聚焦“找模型”板块,解读其核心功能、应用价值及未来发展方向。
赋能中小企业智能化升级 开启人工智能应用新篇章
——中国中小企业服务网功能详解之“找模型”
■ 文/孟繁平 王兰仪 张永乐
当前,人工智能已成为引领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工智能是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具有强大的溢出带动效应。”在这一背景下,大模型技术加速突破,推动着各行各业的智能化升级。
然而,中小企业在人工智能应用过程中仍面临诸多挑战。一方面,企业对大模型的认知有限,难以精准选择适合自身业务需求的模型;另一方面,试用和部署成本较高,使许多企业望而却步。针对这些痛点,服务网全新推出“找模型”功能板块,打造国内领先的大模型资源库,为中小企业提供智能匹配、免费试用、案例解析等服务,助力企业更高效地拥抱人工智能新时代,抢抓人工智能浪潮下企业发展新机遇。
“找模型”板块核心功能解析
首发专区——前沿动态,首发领航。在“找模型”板块的设计架构中,创新融入首发专区,主要展示人工智能发展最新动态、最新地方人工智能政策与场景、最新人工智能创新金融产品以及最新大模型发布信息等,中小企业可一站式迅速掌握大模型应用利好资讯,在技术浪潮中精准把握方向,在多方助力下,快速对接资源,突破算力、算法、人才、资金等发展瓶颈,高效实现数字化转型与创新发展,开启智能变革新征程。
模型试用——降低门槛,体验先行。为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找模型”板块聚集了五款成熟的垂类大模型供用户免费试用,分别是工业知识问答、工信企业营销、智能版权助手、智能编码助手、智能科研助手等。用户无需繁琐的注册过程,即可快速体验模型的应用效果,深度了解大模型在生产工作优化、内容创作提速、市场分析洞察等多场景的应用潜力,探索如何借助大模型实现技术创新研发和业务流程优化,开启数字化转型探索,提升企业运营效率与竞争力。
模型超市——汇聚资源,一站式对接。“找模型”板块的大模型超市汇聚了包括Deepseek、豆包、kimi、混元、通用千问、文心一言等产品在内的近200个大模型。中小企业用户可以通过大模型一级标签根据自身发展需求筛选出匹配的大模型,并进行深入了解。大模型超市不仅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详细介绍了各个大模型的功能、特点、应用场景以及性能参数,还展示了各个模型供应商的联系方式和发展背景,让用户能够深入了解供应商的技术实力和服务水平。同时,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和技术的不断发展,“找模型”板块的模型库也会进行实时更新,方便用户能够随时获取最新的大模型资源。
案例入口——实战解析,赋能行业应用。为助力中小企业了解大模型在各类实际应用场景中产生的切实成果,“找模型”板块提供了不同领域和场景的案例展示,汇聚了包括科技创新、消费品工业、电子信息制造、信息技术发展、节能与综合利用、运行监督管理、装备工业、安全生产等十多个工业与信息化领域分类的应用案例,帮助中小企业在数字化转型的实际工作中创新思维,掌握大模型和人工智能的行业应用,赋能企业探索转型路径。
大模型赋能中小企业的应用场景
大模型能够帮助中小企业加速技术创新与产品研发。通过对市场需求、消费者偏好以及同业竞品的深入分析,为企业提供研发方向和创新思路。例如在电子产品领域,基于大数据和大模型分析,企业可研判未来新技术的市场趋势,指导研发团队提前布局。对于技术驱动型中小企业,寻找合适的研发模型、生产模型至关重要,大模型可以为中小企业的技术研发和生产工艺提供系统性的优化支持。通过利用大模型,企业可模拟不同技术方案的最终效果,加速原型的测试和优化,降低研发成本和时间,快速实现业务创新和流程优化。
通过“找模型”板块,中小企业能够根据行业特点获取成熟的营销策略模型,帮助其精准定位目标市场,提升品牌知名度和销售业绩。例如通过对大量客户行为数据的分析,大模型能够帮助企业精准定位目标客户群体,识别潜在的客户需求,制定个性化的营销方案,精准推送广告,从而提高转化率。此外,大模型还能帮助中小企业实时分析营销活动效果,快速调整策略,避免无效投入。
优化供应链管理是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的重要环节。通过“找模型”板块,中小企业根据需求挑选与之匹配的大模型,对企业生产、物流、仓储、采购等方面进行智能化供应链管理。大模型通过对市场需求、生产能力、运输成本和库存情况的实时数据综合分析,帮助企业精准预测需求波动,合理调配资源,实现供应链管理的优化。大模型还能够分析供应链中潜在的瓶颈,提出优化方案,帮助企业降低库存成本、减少生产停滞,提高供应链的响应速度。此外,企业还可以借助大模型进行供应商评估和选择,确保物料的及时供给和质量稳定。
大模型在资金管理与财务规划中,能够提供更加智能化的财务分析和预测。中小企业利用大模型分析企业财务数据,监控现金流、收入、支出、利润等重要财务指标,识别财务风险,进行税务筹划,通过自动化的预算编制和成本控制,优化财务决策过程。同时,通过对企业历史财务数据的学习,大模型能够预测企业未来的财务状况,并提供资金运作的优化建议,提升资金利用效率。
大模型赋能中小企业应用案例
垂直领域大模型赋能药物研发——晶泰科技是一家以“人工智能+机器人技术”驱动的创新平台型企业,自主研发了基于量子物理并以人工智能赋能和机器人驱动的创新研发平台,加速新药研发、新材料发现以及化学自动化。公司基于在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领域的深耕优势以及在生物医药行业规模化应用经验,自主研发了更适用于药物研发应用场景的垂直领域专用模型,助力创新药研发提质增效。其中,药物专利挖掘平台PatSight针对药物研发中专利数据挖掘分析耗时长、依赖手工整理的痛点,可实现90%专利1小时内全自动识别提取,是目前全球唯一可以综合识别结构、名称、活性的产品,对化合物结构和活性数据识别准确度高达95%以上。针对PatSight提取的高质量数据,公司配套研发了基于云端的数据管理与分析平台—MoIValley,可以集中、系统的管理分子结构和活性数据,并提供构效关系分析工具,以更高效的方式解析小分子化合物结构与生物活性关系。
编码大模型支撑专业场景开发及应用——智谱CodeGeeX作为一个多功能的大模型智能编程助手,可以实现本地部署。其拥有13亿参数的大规模多语言代码生成模型,经过超20种编程语言的大量代码语料库训练,可自动实现代码的生成与补全、添加注释、代码翻译以及智能问答等功能。例如,某能源电力及工业控制领域的IT企业应用时,开发人员普遍反馈在查找相关资料,理解历史代码以及编写常见算法方面最高可以节省约1~2小时。通过自动生成或补全符合规范的代码、语法检查等功能,代码质量显著提高;同时文档更加全面,新的开发人员上手时间大大缩短,节省了“传帮带”的时间。
智谱CodeGeeX大模型可帮助完成代码注释生成
半导体行业大模型赋能企业数字资产智能管理——面向半导体、光电显示等高端制造业,喆塔科技的“喆学大模型”依托通用大模型基础能力,以半导体行业海量文本、结构化数据作为语料,通过模型预训练与指令微调、人类对齐、RAG(检索增强生成)、Agent(智能代理)等关键技术,实现对生产制造、数据分析、运营管理等复杂场景的精准理解、智能决策和模型化管理。在某12吋CMOS集成电路芯片设计应用时,喆学大模型与喆塔良率自动分析产品融合,为客户提供了一站式良率智能分析落地方案。通过全域数据统一整合,解决了数据溯源难、数据碎片化等问题;系统实现了自主分析、固化分析等灵活分析方式,提升分析人员工作效率达90%以上,助力企业全面积累数据资产,实现科学决策和资源配置的优化,降低运营成本,实现更快交付产品。
工业大模型赋能具身智能量化部署——针对复杂场景下装备智造生产线焊接存在的准确性差、稳定性差、效率低等问题,华工科技中央研究院的AI焊缝跟踪机器人采用了基于工业大模型的焊缝跟踪技术,以紫东太初通用大模型作为智能底座,代替传统的计算机视觉小模型。在共轭焊缝跟踪场景中,紫东太初工业大模型通过海量工业场景数据微调、焊缝跟踪场景数据微调、面向焊缝跟踪场景的轻量化模型剪枝、工业大模型对焊缝轻量化小模型的特征蒸馏以及工业大模型引导的焊缝跟踪小模型的量化部署等技术,对机械臂进行AI视觉引导,实现了高精度、高效率的工业焊缝跟踪技术;可实时捕捉焊缝数据并迅速做出反应,不受外部影响,响应时间为毫秒级。通过算法自动生成精确路径,引导机器人进行高精度焊接,精准度更高,稳定性更强,识别效率比传统计算机视觉提升了50%。
未来展望:推动大模型赋能千行百业
服务网“找模型”板块的推出,为中小企业打开了通往人工智能新世界的大门。未来,服务网将进一步拓展大模型资源库,持续优化智能匹配机制,并积极联合行业龙头企业、中小企业、金融和科研机构等,共同推动大模型在更多行业的深度应用。
在数字经济浪潮下,中小企业正迎来智能化升级的黄金时代。服务网“找模型”板块将助力企业高效获取大模型资源,加速数字化转型,为推动产业智能化发展贡献力量。
本文刊发于《中国中小企业》杂志2025年第3期